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: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”,“堅持德才兼備、以德為先”。為貫徹落實好十八大精神,做到全面、客觀、公正地評價廣大干部的德,長沙市雨花區在全市率先開展“四德五評”,通過個人述德、單位問德、家庭訪德、社區評德、社會督德方式,評價干部的政治品德、職業道德、家庭美德、社會公德,著力推進“以德為先”,建立了科學的干部道德考察評價機制。
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: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”,“堅持德才兼備、以德為先”。為貫徹落實好十八大精神,做到全面、客觀、公正地評價廣大干部的德,長沙市雨花區在全市率先開展“四德五評”,通過個人述德、單位問德、家庭訪德、社區評德、社會督德方式,評價干部的政治品德、職業道德、家庭美德、社會公德,著力推進“以德為先”,建立了科學的干部道德考察評價機制。
科學設置考評體系,變“摸不著”為“看得見”??茖W設置考評體系,是客觀公正評價干部的基礎。雨花區在考核指標設置上積極探索,形成了科學衡量干部道德的標準。在考核內容上做到系統化,設置了政治品德、職業道德、家庭美德、社會公德四大考核內容,形成工作與生活兼顧、單位與社會并重的全方位考核指標體系。在考核細則上力求具體化,把對德的抽象要求細化為27個量化指標,根據不同測評對象,設置單位、家庭、社區三類測評表格,讓德“易識別、看得見、可比較”。在測評方式上設置反向式,把群眾意見比較集中、社會反響比較強烈的負面現象作為反向測評指標,為識別干部提供反向佐證和線索。
創新考評操作方式,變“難把握”為“易操作”。方法科學,事半功倍。只有靈活的操作方式,才能真正考準、考實干部道德。雨花區努力創新“四德五評”方式,使德的考核有依據、易操作。堅持“立體化”測評,將干部的工作圈、生活圈納入考核范疇,注重“立體”考察,著力將干部的德考“細”。堅持“全天候”考察,廣泛開展家庭訪德和社區問德,將“8小時”之外德的表現納入考核范疇,突出考察在重大事情和關鍵時刻的表現,注重“全天候”考察,著力將干部的德考“深”。堅持“全方位”監督,推行干部考德預告制,開通監督熱線和網站,深入社區進行走訪座談,向群眾發放各類測評表,有效擴大群眾參與度,注重“隨機”考察,著力將干部的德考“實”。
重視考評結果運用,變“軟約束”為“硬指標”。正確運用考評結果,是加強干部考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。雨花區堅持把德的考評結果,作為干部業績核定、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。一是建立以德領績的考核標準,將德的考評納入年度績效考核,對評價低于80分的,年度考核不得評為一等。二是完善分級預警管理機制,按照優秀、良好、一般、較差四個等次評定結果,根據考核情況進行反饋談話、提醒談話或誡勉談話,促使干部找準問題、明確努力方向。三是堅持“以德為先”用人標準,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拔任用道德考評優秀的干部,對“較差”票超過三分之一或“一般”與“較差”票合計超過二分之一的,經甄別確實存在嚴重問題的,不予提拔任用,凸顯“以德為先”用人導向。